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

代表成果

 

代表成果之一-——植物專著性研究與標本信息數據庫建設

完成人 :洪德元 、張憲春 、朱相雲 、陳又生 、李良千 、賈渝 、王士俊 、李振宇 、金效華 、王錦秀 、高天剛 、陳文俐

廣義的分類學包括分類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發育和進化研究 。傳統的分類學自林奈1753年發表《植物種志》至今已有250多年的歷史 ,是通過對植物標本的採集 、觀察和比較這種傳統方法 ,對複雜多樣的植物世界進行分類 、定名和描述的科學 。隨着學科的發展以及新技術和新方法的應用 ,分類學已經成為一門無限綜合的學科 ,而且仍然是其他生命科學研究的基礎 ,是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的重要內容 。

本實驗室的前身(中科院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分類室 、院開放實驗室)在分類學領域有着相當深厚的積累 ,完成的中國高等植物圖鑑及檢索表中國蕨類植物科屬的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排列和歷史來源19871993年分別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以我所為主完成的《中國植物志》的編研又於2009年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上世紀末 ,由於評估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和經費資助等原因 ,分類學研究隊伍嚴重萎縮 。通過10多年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中科院特別支持項目的扶持 ,以及本實驗室對研究組的調整和經費上的支持 ,目前與國內外的相關研究機構相比 ,我室分類學研究隊伍已經處於良好的發展階段 ,並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目前本實驗室發起和組織的國際合作項目《泛喜馬拉雅植物志》編研得到了英國 、日本 、美國 、印度 、尼泊爾 、緬甸和巴基斯坦等國家植物分類學機構的大力支持 ,吸收了中國科學院8個所(園)和25所大學100多名優秀中青年植物分類學家參與 。

2006-2010年間出版專著22部 ,其中主編17部 ,參編5部;發表論文151篇 ,其中95篇是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 ,SCI論文70篇 。

世界性分類學專著研究 :考察了世界牡丹 、芍藥分佈的幾乎所有地點 ,查閱了全世界65個標本館的標本 ,對幾乎全部模式標本進行了考證 ,並應用統計方法對性狀進行分析和評估 ,對全世界野生牡丹 、芍藥的分類進行了全面修訂 。這一專著以全英文由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出版社和美國密蘇里植物園出版社聯合出版 。該分類學專著很好地解決了物種的分類和命名問題 ,結合細胞染色體以及分子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發育關係 ,探討了種間關係和進化問題 ,在此基礎上對物種的劃分和物種概念進行了深入討論 ,提出了一個可操作的物種概念 。此書出版之後很快得到了國外學者的高度評價 ,被推舉為研究牡丹和芍藥植物的必備參考 ,利用它可以很好地解決許多疑難物種的分類問題 。

國家與區域性植物分類研究 :2006-2010年間出版了全部25Flora of China 9卷(洪德元院士為執行主編) ,包括桔梗科 、辣木科 、川續斷科 、敗醬科 、堇菜科 、槭樹科 、仙人掌科 ,以及豆科 、禾本科和蘭科的部分屬 。例如 ,對中國堇菜科植物的分類進行了全面修訂 ,將85個學名處理為異名 ,對58個根據中國標本發表而在《中國植物志》被遺漏的物種重新進行了研究 ,得到了美方主編Peter Raven等國際學者的讚揚 。此外 ,完成出版了Legumes of China 、《中國高等植物》 、《中國煤核植物》 、《中國化石蕨類植物》 、《峨眉山植物》和《高黎貢山原生蘭科植物》等專著 。

我國植物區系成分複雜 ,特有類群眾多 。特有類群的起源和演化的研究歷來受到植物分類學家的重視 。我們對東亞高等植物的一些特有屬 ,如苔蘚植物的小蔓蘚屬 、蕨類的中國蕨屬和瓦韋屬 、菊科的蝦須草屬以及蘭科的槽舌蘭屬等 ,進行了深入分析 ,探討了其分類地位 、種間關係和地理分佈格局的形成過程 。通過對大量古籍文獻的考證 ,揭示了茄子果實形狀 、大小和味道在中國不同歷史階段的馴化過程 。

 標本信息數據庫建設 :對甘肅白水江流域 、長江三峽地區 、秦巴山區 、喜馬拉雅-橫斷山區等地進行了深入野外考察 ,採集17萬號32萬份重要植物標本以及大量的活體材料和DNA分析樣品;在數碼化植物標本館中 ,新增逾89萬份標本和78萬幀圖像信息;建立了包含65萬幅圖片的植物圖像庫 ,涵蓋1.6萬種植物(隸屬於312科 ,3269屬 ,佔中國高等植物的二分之一) 。上述信息庫建設為植物分類學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 。


附件下載 :

位於北京西部香山腳下的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是我國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與進化生物學領域的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版權所有 ©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與進化植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ICP備16067583號-12 網站管理 技術支持 :青雲軟件

聯繫我們

  •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香山南辛村20號
  • 郵編:100093
  • 電話:010-6283 6086
  • 傳真:010-6283 6095
  • 電郵:lseb@ibcas.ac.cn

語言切換